
建筑行,最憶是蘇杭
2018年10月02日-10月06日(第16期)
暑假即將接近尾聲
十一黃金周如期而至
是不是又想出去浪了
一顆心撲通撲通的狂跳
可是一想到人從眾的畫面,望而卻步?
不怕,錯開人群聚集地
為你們甄選了好去處
人少,景美,建筑又“野”又好玩的
寧波!富陽村落!美院!。。。。。。
在這個比春節還長的假期,
我們希望
你不要在朋友圈看世界了
選一雙輕便的鞋,跟著我們
用自己的眼睛,穿過灰瓦白墻
用自己的雙腳,丈量江南小鎮
趁秋高氣爽,到達遠方。
站在博物館,
發現一個好藝術品,慢慢欣賞,世界就不一樣了
徜徉于美麗的校園里,
在學生時代的回憶與大師建筑作品的展覽中反復切換
漫步在寧靜的鄉村小道,
閱讀江南的村居,思考著遠方生活真正的意義?!

希望這一次建筑旅行
帶給你滿滿的專業干貨和溫暖的故事

行程精華
4天4晚
—
「建筑學院」遇建旅行線路全面升級,精心打造探訪“建筑、建筑師與文化”的深度游學;
經過前十五期的打磨,講師經驗豐富,線路經典成熟而富有變化
王澍作品集中地以及隈研吾等數位大師的經典作品
建筑講師全程陪同,當地向導貼心服務,為大家授業解惑
特色考察:切身體驗吳冠中的山水畫中-東梓關村。隈研吾材料展上海首展
一次行程的學術總結,與設計院建筑師面對面交流
考察項目
深度巡禮
—
寧波博物館
王澍

竹條模板混凝土,舊磚瓦混合砌筑的墻體包裹,詮釋了“新鄉土主義”的建筑風格格。
五散房
王澍


散落在寧波鄞州公園內的55幢實驗性建筑,建筑包含茶室、畫廊、咖啡廳、管理用房,建筑手法包含“瓦爿墻”、異形結構和傳統的夯土技藝,五個小房子是爭議的,不管初衷如何,還是現狀褒貶,于建筑師而言,至少是啟發的。
寧波美術館
王澍

寧波美術館對于原有的航運大樓而言,“吐納著城市與一條江的方向性應被小心地保持”。因而,設計者保留了原有航運大樓的空間結構,以保留這座大樓給城市帶來的記憶。
中山路改造
王澍

以中山路為軸的街巷格局,比較完整的保留了南宋御街縱橫交錯的臨街設市的布局,改造而成主題突出的四段街道,呈現出舊時杭州,近代杭州,現代杭州,未來杭州不同的歷史段落。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
王澍


王澍將校園設計成一個向農村開放的建筑群,建筑本身的運動曲線和丘陵的起伏相呼應,在視覺上形成一條紐帶,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樣穿梭在建筑的內與外。
水岸山居
王澍


竹木材料在空間的裝飾利用,令水岸山居的每個房間,冬暖夏涼,舒適怡人
民藝博物館
隈研吾


“讓建筑消失”是隈研吾秉持的設計理念,這座建筑幾乎滿足了他所有的構想,因此這座館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
阿爾瓦羅·西扎



簡潔、純粹而又充滿方形和三角形的幾何變化,西扎巧妙地通過巨型玻璃窗將外部空間的景色引入展廳之中,使充滿張力的空間增強了趣味。
東梓關村
GAD


白色的墻,黛色的瓦,水墨般的江南水鄉,是東梓關村,一個設計與文化并重的新農村。設計師因地制宜,尊重當地居民傳統生活方式而建,選用磚混結構,以及保溫剛性屋面樓板、保溫防水外墻,等減少了對木頭、夯土和石頭的用量,既能有效縮短施工周期,又便于村民日常使用與維護。
空間的布局錯落有致,宅中有院,院落相承。
深奧古村景松堂
張雷

深澳古村早在南宋時期由申屠家族遷徙而成,距今有700多年的歷史,村落中保存下眾多的明清古宅,這里的古宅恢宏肅穆,輪廓優美,卵石層疊,木雕精致。

震撼的現代鄉村改造,體現其在地性以及當代與過去的交融;入口處與室內的白墻,帶來了穿越感,仿佛從過去走向未來。
杭州橋東鎮文村規劃改造
王澍


鄉土情懷的設計理念貫穿著王澍的設計,文村是王澍主持設計的第一片農居群落,灰、黃、白的三色基調,以夯土墻、抹泥墻、杭灰石墻、斬假石的外立面設計,呈現出王澍心中的美麗鄉居。
美麗洲教堂
津島曉生


這棟由日本設計師設計的教堂氣質清雅自然,質樸大方。主體建筑是“八”字形,將中國傳統的“硬山”式屋頂與國外先進的宗教建筑設計理念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安寧幽靜的心靈歸屬感。
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安藤忠雄


整個項目的建筑部分十分簡單,大屋頂下蓋著3條方盒子,每個盒子承載不同的功能;安騰的厲害之處就在于,用十分簡單的語言創造豐富的空間,并且引入自然界的抽象元素,使空間體驗變得獨特和有感染力
曉說館


高曉松的雜書館正式17年年底正式落地良渚文化藝術中心,網紅書店,等你來撩。
良渚文化博物館
大衛 · 奇普菲爾德


博物館位于湖上,以橋和公園連接。游客在公園中會逐步感受到建筑雕塑感的體量。
龍美術館西岸館
大舍建筑事務所


位于上海黃浦江濱的龍美術館西岸館是大舍建筑事務所近期完成度最高,口碑最好的設計作品。新的設計采用獨立墻體的“傘拱”懸挑結構,墻體和天花均為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幾何分界模糊。
虹口SOHO
隈研吾


虹口SOHO是隈研吾在上海的首個大型建筑作品。白色的鋁條編制而成的網格外立面充滿透明感,再通過反復折疊形成獨特的建筑紋理。建筑外立面在不同強度的陽光下隨之產生光影變化,時而銳利,時而柔和,內部線條裝飾月外立面設計風格相互輝映。
與建筑主體交相呼應、融合的廊橋、水景和花草,形成了一個充滿禪意的小花園,讓置身于此的人倍感輕松愜意。
亮點:
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
2018隈研吾建筑都市設計事務所作品展(上海站)
時間:2018.09.04 — 2018.11.30
主辦方: 隈研吾建筑都市事務所&新地集團
舉辦地點:虹橋國際展匯10-2號樓(上海市閔行區申昆路2377號)
本次展覽由新地集團與隈研吾建筑都市設計事務所主辦,以圖文、材料、模型、樣板與藝術裝置的方式共展出61個作品。是隈研吾先生受新地邀請在自己設計的建筑作品里做的一次展覽。體現了新地業主對隈先生作品的高度認可。屆時隈先生也將親自到場與大家分享作品背后的閃光故事。
作為東京展的延展,本次展覽以各種材料的運用為線索回顧了日本建筑大師隈研吾過去30年的作品。這些作品被歸納為10個物理材料類別:竹、木、紙、石頭、金屬、磚瓦、玻璃、樹脂、膜/纖維、土。透過這些,隈研吾試圖修復在當下的建筑語境里面,人與材料的關聯。
與新材料的相遇,標志著新時代的開始。眾所周知,建筑是由材料構成的。材料則決定了建筑的最終屬性。然而,材料卻在20世紀倍受輕視。當時人類與材料被一刀兩斷。為了恢復這種被切斷的關聯性,隈研吾先生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努力中。材料是有生命的,因而它才深奧,它才千方百計地抵抗。一個作品完成之后會留下難題,留下反思。然而只有徹底消化,新的作品才能應運而生。本次展會展現的正是這種苦惱的連續。通過保留一個運動著的整體(Laboratory=研究室)使這種關聯性仍舊能夠延續下去。
注:該展最后以官方的發布時間為準 ,根據實際調整
凌空SOHO
扎哈 哈迪德

“扎哈的作品打破了建筑傳統,運用其極具幻想和超現實主義的設計理念,將凌空SOHO打造成了富有動感的未來建筑,擁有震撼的流線形外觀,流動而豐富的空間變化。” 宛如四列巨型高鐵蓄勢待發。
注:以上圖文部分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特別安排
一場學術總結交流
—
設計院建筑師交流會
行程學術總結

旅行的途中,我們特地為大家安排了一場與設計院建筑師的對話。
以上圖文部分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行程須知
限定20人
—
時間:2018年10月02日-2018年10月06日
名額:全國20人/期(以實際收款以及合同簽訂為準)
價格:3280元/人
(包含當地準四星酒店雙人間,若換單人間需補差價;建筑講師;建筑師交流相關費用;全程包車;景點首道門票;當地導游服務,旅游意外保險;司機導游小費等)
以上報價不含稅收,大交通以及以上未提及的項目。
適合人群
—
2、建筑系學生;
3、建筑愛好者。
報名方式
—
1、登錄建筑學院官網、建筑學院APP(旅行)或點擊文章左下方“閱讀原文”報名;
2、根據頁面提示填寫個人信息;
3、咨詢方式:電話/微信:15906068756、QQ:1926066696。
4、團報有優惠。詳情可咨詢遇建客服
5、報名前以及購買往返交通請提前聯系遇建客服確認是否成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掃一掃,詳情咨詢
溫馨提示
—
1、為了保證游學質量,名額招滿為止,截止日期09月30日;
2、行程以及講師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如有變動及時通知,詳細行程可咨詢遇建客服;
遇建寄語
往期部分活動現場

每一次旅行,我們希望:
你遇見的不僅僅是一個個美妙的建筑體,還是與之有溫度的一場對話;
你結緣的不僅僅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像是一場久別重逢的聚會;
你獲取的不僅僅是一些專業知識的積累,還對生活有更深度的思考。
說明:
本文圖文部分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我們會盡快處理。聯系電話:0592-6259731 ;郵箱[email protected]。
想去的都去過了
好的
從哪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