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偉
住宅,作為眾多建筑類型中的一種,因為其日常性,所以和大眾個體間的關系最為緊密。在西方和日本,住宅設計往往是建筑師成長過程中的起步必修課,而大師們也依然在致力于呈現多樣化的住宅作品。與之相反,國內的住宅幾乎以一種標準化、程式化、同質化的面貌在每座城市不斷地蔓延。而住宅設計幾乎是一個可以從建筑設計行業中獨立出來的產業,大多數有創作訴求的建筑師對其敬而遠之。

△ 圖片來自網絡
談起原由,建筑師卻也常被動無奈,超級規模化的需求導致資本逐步在該項產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在高周轉的要求下,住宅基本形成了成熟的標準化體系,而住宅設計在很大程度上也演變為了流程化的操作:日照、限高等限定條件與銷售貨值疊加決定規劃布局,面寬決定論主導下的戶型設計,以成本控制為量化指標的立面體系設計。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我們再次介入中國典型住宅社區設計時,是否還有創作空間?建筑師的職業性和專業性是否在設計過程中有所體現?業主是否享受到了設計的價值?建筑設計對地產住宅開發來說真的還重要嗎?筆者近期通過對杭州涌璘府項目的整個設計、建造全過程的梳理回顧,來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01
規劃策略:差異化回應周邊資源

?李偉
2015年,杭州樓市被一致看好,土地競拍市場高潮迭起。16年初,融創在異常激烈的競爭中摘得杭州主城區的涌璘府宅地,折后樓面價23268元/ m2,溢價率達47.97%。涌璘府位于杭州城東,雖然距離錢江新城只有2公里,但周邊板塊環境氛圍一般,以安置房為主,還緊鄰一個清真寺。

△ 區位圖 ?gad · line+ studio
項目用地面積18844m2,容積率2.6,綠地率30%,總計344個住戶單元,與國內動輒幾十、上百萬平方米的樓盤相比,算是一個小規模住宅區。當時市場主流規劃布局原則:以軸線串接花園,強調軸線對稱,中心大花園,樓王居中。此原則同樣適用于本地塊,但因為本項目用地偏小,基地四周外部環境迥異,東側和北側緊鄰主干道,噪音大,西側鄰水有景觀,所以我們認為,如果能在此規劃布局基礎上以差異化的策略回應周邊資源,項目的整體價值仍然有提升空間。

△ 總體規劃模型 ?gad · line+ studio
通過多次模擬推演比較,在日照限制、戶型面寬、景觀資源和土地價值最大化的多重約束下,我們確定了南北以板樓圍合,中間是四棟點樓的基本格局。因為地塊本身不是正南北向,所以在布局上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建筑正南北向布置,二是建筑順應周邊路網。通過分析外部環境影響,我們將靠北側道路的四幢點樓加以旋轉,以正南北向布局,削弱了北側城市主干道對其的壓迫感,并通過增加東側建筑高度,降低西側樓棟高度的方式塑造了東高西低的天際線趨勢,連接城市和自然。鑒于住宅售價遠高于商鋪,從商業價值角度,最好的位置都留給住宅,將少量的物業用房和配套商業放在了資源相對較差的東北轉角,以一層裙房的形式布置。盡可能降低密度,用足高度,增加樓棟間距,加強空間流動感,形成相對自由的布局。

△ 規劃生成圖 ?gad · line+ studio
初步的總圖確定,也就意味著確定了住宅的單元數和總面寬數。在戶型設計上,我們始終尊重一線營銷反饋的信息,高度認同大面寬小進深戶型的市場優勢,因此把面寬指標作為戶型設計的重要考量標準。


?黃金榮
當一幢樓只有六開間面寬時,常規的處理方法是一梯兩戶、均勻分布兩個三開間戶型,形成規整對稱的平面輪廓。但是,我們認為資源均質化分配未必是最優選擇。考慮到中心花園這個絕對加分項和東側城市道路相對負面的影響,我們大膽地提出了一個L型戶型——4開間+2.5開間的組合方式。靠外部道路布置四面寬朝南,使得山墻臨路避免干擾。朝向中心花園布置側向通廳戶型,產生最大化的花園景觀界面,精準匹配戶型面寬與所處位置的資源。

△ 戶型對比 ?gad · line+ studio

?李偉
戶型內部功能空間精細化設計,重點把握餐廳和起居室的尺度、南向房間占有絕對面積比例、動靜合理分區、南北正向和陽臺側面通風采光,同時預留足夠的彈性空間,來滿足對現代生活居住空間的需求。

△ 4#和5#145m2四開間和145m2邊廳戶型平面 ?gad · line+ studio
由市場反饋來看,這次非對稱、反常規的戶型設計取得了奇效,在同期開盤銷售的項目中,以戶型優勢贏得了快速的去化。

?李偉

?陳曦
地產的競爭白熱化的今天,住宅的立面顏值對于品牌塑造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業主對于我們的戶型設計高度認可的同時,也提出了對于立面造型的擔心和疑慮。鑒于他們過往管控經驗,平面呈L型不對稱,而且輪廓邊界如此不規整,往往立面很難呈現出好的效果,因此內部討論時,也有一方認為選擇成熟的標準化戶型和立面,項目風險更加可控。

△ 建筑立面實景照 ?黃金榮
針對業主的擔心,我們非常理解,因為當時國內住宅市場已從Art Deco進化到立面公建化風潮,形體拉平、規整對稱、立面三段式、橫線條貫通幾乎成了住宅立面設計標準套路。但很顯然,無論是橫線條、豎線條或是立面軸線對稱法則,確實都無法匹配現有戶型形體關系。因此我們提出戶型利益優先,立面設計可以跳出傳統現有框架,尋求適宜的應對策略。

?陳曦
經過仔細分析,其實現有平面最大的難點是輪廓的不規整,強調“線”和“體”往往都會凸顯形體的零碎,因此我們選擇片墻這種“面”的形式語言來化解凹凸不平的體量關系,片墻之間的分離感弱化了形體的轉角體量,形成立面若干層次的疊加。

?李偉
在這樣一個理性分析生成的針對性策略之下,自由、非對稱的立面樣式回應了非對稱、不規整的平面,平面和立面語言邏輯的一致性得到了保證。

△ 主樓立面生成圖 ?gad · line+ studio

?陳曦

△ 立面剖面示意圖 ?gad · line+ studio

?黃金榮

△ 概念研究模型 ?gad · line+ studio


?陳曦
效果圖如何高質量的實景呈現,需要建筑師在造價、規范等現實問題和立面理想效果間做平衡。

?黃金榮
當地設計規范規定,不允許住宅建筑立面使用幕墻系統。為此,我們與幕墻單位共同研發了一種類幕墻的窗體系,通俗地說,就是在土建結構上受力,外立面實現輕盈的連續玻璃幕墻效果,再根據不同的位置設計相應的構造節點。

?黃金榮
4.1 窗系統

?黃金榮
所有的實體部分和玻璃部分交界處,我們設計了100mm的橫向和豎向挑耳,門窗框料全部固定在挑耳上,在挑耳外側以鋁板和型材為完成面,分戶墻位置設置豎向立挺劃分,保證了玻璃面的連續。根部大頭部小的變截面型材既能遮擋挑耳和墻體,又能形成輕薄的立面劃分線條。窗系統采用明框和隱框相結合的體系,玻璃窗四周為40mm明框,開啟扇豎向明框60mm,通過設置槽口,使豎向明框顯得更加輕盈,而外開的開啟扇水平方向則設置為近似隱框。

△ 窗系統的隱框開啟扇細節 ?gad · line+ studio
4.2 兩種不同位置的飄窗節點

?黃金榮

△ 飄窗1節點設計 ?gad · line+ studio
在飄窗外立面節點處理上,飄窗上下兩部分均采用窗系統,通過簡潔的變截面鋁型材,實現上下窗扇的平順交接。節省材料用量的同時,既不會影響立面效果,也能保證氣密性和水密性,提高門窗的整體保溫效果。

△ 飄窗2節點設計 ?gad · line+ studio
4.3 百葉與窗交接處節點

?黃金榮
在百葉與窗交接節點構造處理中,我們希望讓百葉盡量與窗系統齊平。最后通過開模定制的型材收邊,并用隱框方式固定百葉,既解決門窗與百葉交接的問題,又實現效果上完整平實的幕墻效果。

△ 百葉與窗交接處節點設計 ?gad · line+ studio

△ 效果圖和實景照的對比 ?gad · line+ studio ?陳曦
關于在銷售中心的選址,一度讓業主非常糾結。一方意見認為項目用地小,無法匹配項目示范區的高端性,所以提議就近租場地來造一個高大上的售樓處,銷售完成后拆除。另一方意見則認為項目利潤有限,最好能利用現有物業經營和管理用房以及商業來做售樓處,后期還原為商業用房,一次成型的模式,經濟性最好。但也有人提出,現有的東北角L型商業裙房空間局促,體量不規整,場地限制大,貌似不具備一個售價5-6萬的高端售樓處的空間先天條件。

?黃金榮
而我們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原有空間條件,還是在于設計能否跳脫傳統的商業裙房范式,能否將不利因素化解轉化。

?黃金榮
設計的難點在于同一空間當下和未來使用功能的不一致性,以及場地的限制。為此做了以下策略來應對:

△ 概念生成圖 ?gad · line+ studio
1. 回應街角,以退讓部分地形的方式,來形成前場空間和售樓處的主要展示面。
2. 因為工期需要,此區域不能設地下室,所以在結構上與主體高層住宅脫離,形成不規則輪廓。
3. 接著延續高層住宅的片墻和玻璃盒子的建筑語言,層層退后的墻體逐漸向兩側延伸,隔離消極場所因素,界定建筑自身的功能空間。
4. 水平向玻璃盒子的穿插,與石墻面形成虛實對比,兼顧未來商鋪物業用房和售樓處都需要的展示面。
5. 樣板房的空間以一個白色彩釉玻璃盒子疊加在一層體量之上,作為售樓處時兼具廣告燈箱功能,未來銷售結束后拆除簡單易行。

?黃金榮
多種材質的拼接和精細化的細節處理。采用開放式幕墻體系,片墻石材間15mm的離縫做法,20mm厚不銹鋼鋼肋為支柱,與超白玻相結合的隱框幕墻的結合,突顯玻璃盒子的輕盈感;二層玻璃盒子采用15×15彩釉圖案,在夜空中形成半隱半透的燈箱效果。

△ 離縫石材幕墻節點

△ 底層玻璃盒子節點

△ 二層玻璃盒子
不出所料,一周后我們提交的方案讓業主喜出望外,滿足了他們對經濟性和顏值氣質的綜合訴求,幫助業主下定決心做出了決策。此時回想,如果當時我們沒有主動迎接這個挑戰,拿不出解決方案,結果完全可能是另一個方向。

?黃金榮
06
公共空間策略:三不管地帶的一體化設計

?黃金榮
住宅區公共空間包括入戶門廳、公共配套等,較為常見的處理方式是以門廳作為室內外空間的界限,并通過路徑和空間來營造歸家儀式感。隨著對居住環境品質的更高需求,底層架空的設計逐漸流行起來。架空后的底層平面自然形成半室外空間用于鄰里交往、景觀營造、社區活動等多樣化功能,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用地范圍內的土地資源,也革除了建筑內外空間界限。

?李偉

?黃金榮
但在實際項目操作過程中,常因底層架空的歸屬邊界不清晰,導致成為建筑、室內、景觀三不管的盲區。因此在這個項目中,我們牽頭整合了室內和景觀的設計思路,建筑保證空間的連續性,地面造景交由景觀延伸,吊頂設備由室內統一設置,最后圖紙整合,實現一體化的高完成度空間。健身房、書房、公共廚房、親子樂園等一系列歸心配套功能在此實現。


?黃金榮
局部抬高室外景觀地勢,利于空間層次的劃分和收放。由室外的步道、綠化、水系和活動交往場所等開放活力的空間,過渡至較為私密安靜的室內門廳空間,由景觀滲透的公共空間既豐富住戶的體驗感,也與庭院的設計有所聯系和呼應。


?李偉

△ 底層架空空間 ?iPD
07
景觀策略:化整為零,通而不透

?iPD
中軸對稱、空間圍合、一覽無余的中心大花園是住宅園區典型的景觀通用手法。但限于本項目場地狹小,平鋪直敘的設計方式只會顯得空間更逼仄。所以我們提出花園要去中心化,化整為零。與建筑理念相通,通過平面曲折和高差起伏,曲徑通幽和通而不透,多層次、精致的設計形態,產生視覺上的轉換效果。

?光影



?黃金榮
最后景觀設計單位以書法的筆觸為靈感完成了一個非常現代構成感的設計,通過一個連續的非線性折頂,勾勒出住戶的生活和社交軌跡,并串接了若干個尺度宜人的小花園。

?黃金榮

?陳曦
從2016年開始設計,到2019年底的交付,涌璘府整個設計建造過程歷時4整年,但在高周轉背景下,實際的方案、擴初、施工圖的設計周期只有5個月,為了趕節點,圖紙的深度及廣度都遠遠不足。所以在后續幾年的建造過程中我們一直持續深化設計,在材料選擇、節點處理、細節控制上進一步研究。尤其是最后半年,我們和業主一起完成了現場問題的查漏補缺。設計工作始終伴隨營造全過程,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工作模式,后期服務不僅僅是服務,更是應對解決各種疑難雜癥,保證項目的完成度和品質感。

?gad line+studio
8.1 陽臺節點
陽臺外墻柱內凸,優化結構截面,結合室內窗簾盒的設置,保證陽臺的連續性。增設門套,避免陽臺涂料面的陽角轉角。

?黃金榮

△ 陽臺平面大樣
設計時控制陽臺挑梁高度,保證陽臺吊頂完成面和陽臺門框等高。

△ 陽臺吊頂的精細化處理
為了強化轉角側向大陽臺的玻璃體積感,將玻璃欄板下沿到混凝土梁外側,欄板采用外掛方式固定,并做局部釉面處理,遮擋混凝土截面。

△ 彩釉欄板節點
綜合考慮到實用性和外觀效果,兩戶陽臺之間的分戶隔斷,我們下半部分采用實墻,上半部分采用彩釉玻璃,住戶實用性和私密性兼備,也保證了陽臺界面的連續性。

△ 實體欄板與玻璃結合的分戶方式
人性化的室內防護欄板設計,將室外金屬型材窗套延伸到室內,與室內防護欄桿形成一個整體,受力構件和扶手都與窗戶劃分保持一致,同時將欄板上下都留有空隙,為住戶清潔玻璃時帶來方便。

△ 室內欄板節點

?黃金榮
8.2 材料選擇
天然石材是高端住宅的主要外墻材料,與大量的玻璃共同構成最有識別性的立面形象。

?陳曦

△ 4,5#樓 南立面材質分析

△ 多種比對石材和藍眼睛石材

?黃金榮
經過多輪現場實體樣板比對,我們選擇了暖灰色的石材。并以兩個不同的模數,進行了錯縫劃分,豎向拼接,強化垂直感。

△ 離縫石材幕墻節點

?陳曦
關于金屬型材顏色,也做了兩種色彩區分。立面實虛交界處型材框都選用亮銀色噴涂,玻璃劃分立挺保持與玻璃一致,選用深灰色噴涂,這樣形成兩個立面層次,強化了洞口邊界的精致度。

?陳曦
8.3 電梯機房

?光影
在不突破限高的基礎上,通過頂層設置構架,以折板的語言將外立面幕墻延伸到設備層,將電梯機房隱藏到了立面的背后。

△ 高層樓頂電梯房
結語
城市住宅的商業化開發模式,決定了業主的本質訴求是價值最大化。價值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短期的資金回籠,是可持續的前提;一類是業主的品牌效應,來自于市場、客戶、政府的認可度,會在未來的土地和銷售市場上帶給業主獨有的競爭優勢。因此,做住宅設計時,我們首先要尊重這一客觀規律和事實,在換位思考后,通過自身的專業技術知識,完成設計范疇的本質工作,作為整個大產業鏈中的一環,來協助業主實現價值最大化。

?光影

?黃金榮
其次,做住宅設計需要“接地氣”,開發商不是最終用戶,因此我們需要面向大眾,貼近生活,只有尊重終端用戶的意見,才有可能贏得市場。324套大戶型,8個月清盤,作為2017年杭州唯一均價超5萬+的“光年盤”,涌璘府成了當年的杭州樓市大贏家。雖然市場銷售狀況取決于多方因素,但這其中,好的設計一定有相應的價值溢出。對于建筑師而言,房子賣得好,總歸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也會因此獲得業主更好的信任。

?周凱
同時,在經歷這個項目的全過程后,我們深刻認識到好業主的重要性,以及在設計過程中和業主之間信息互動的重要性。不同的業主、不同的訴求,用不同的策略來靈活應對,在充分尊重訴求的前提下贏得業主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礎上才會有平等的對話權和引導權,分歧碰撞往往會催生出更好的產品。

?李偉

△ 單體模型
誠然在國內大背景下,資本和市場的價值取向、家庭生活方式的固化、人員構成的穩定性等確實讓住宅在規劃及建筑本體設計創新上阻力重重,但個人認為在住宅設計中建筑師還是有責任保持一定的創新意識,逐步引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文化。
因為,對于一個建筑來說,所謂設計的創作空間可能遠遠不止一個層面,包括了從前期概念、規劃布局、空間結構、到立面形態、材料構造、技術實施等,針對項目不同的條件,總有機會尋找到合適的爆發點,在限定中尋求自由。住宅產品力的迭代,一定還是需要創新力來推動實現。
2020年3月于杭州
項目信息
撰文/主創:孟凡浩
項目名稱:杭州融創 · 涌璘府
建筑設計:gad · line+ studio、浙江綠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IPD澳洲藝普得
幕墻設計:浙江中南幕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面積:77078㎡
業主:融創東南區域集團
攝影:陳曦、李偉、黃金榮、周凱、王驍、光影
杭州的建筑質感真的很好
厲害厲害
品質高,細節到位,感謝無私的分享,學到很多
贊
太棒了
安之若室·山